|
|
|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业界新闻 |
|
时间:2007-10-26 17:37:44 阅读7605次 |
来源:经济观察报 陈周锡 中国最大的民营电气企业——浙江正泰集团有限公司 (以下简称 “正泰”)26日宣布,将在杭州投资10亿元用于太阳能电池二期工厂建设和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,预计2010年产能达300兆瓦,年产值约120亿元。该产值与2006年正泰低压电器销售额旗鼓相当。 以高、低压电器行销全球著称的正泰集团,其董事长南存辉曾多次宣称“不搞多元化”。然而,此番正泰巨额增资光伏产业,太阳能电池产能直逼国内龙头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,南存辉正试图打造光伏“正泰”。 再造光伏“正泰” 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。随着光技术进步,发电成本降低,各国纷纷制定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,产业呈现蓬勃发展局面,已成世界各国关注和争夺的焦点。 “太阳能电池将和低压电器、高压电器一样,成为正泰产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。 南存辉向本报透露,按照美国合作方计划,该光伏发电项目明年将在华尔街上市。一旦成行,正泰只用2年时间就完成制造业23年未能完成的上市问题,说明企业发展关键要有技术和人才。“目前,正泰低压电器上市正在积极推动中。” 据了解,正泰进军光伏产业的关键人物是杨立友博士。他是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博士研究生、一位在美国多年从事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专家,在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光电器件领域拥有18项发明专利。 “降低制造成本,已成太阳能电池市场制胜法宝,”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、总经理杨立友认为,上马的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,比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下降了1/3。 南存辉认为,正泰进军太阳能电池,优势在于团队、技术、销售网络,及正泰的专业化品牌。南表示,在杭州的光伏系统,将与在温州的低压电器,以及上海松江的高压电气一道,构成正泰向高附加值产业提升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光伏“大跃进” “发展极为迅速,”从事太阳能发电研究近20年的上海新能源协会秘书长、上海大学教授魏光普认为,以沪苏浙为例,目前该地区太阳能电池实际产能约为150兆瓦,年产值在20亿元左右,分别是2002年的30倍和10倍。 2006年,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达1180兆瓦,超过美国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国,并以3年产量增加45倍,产能增加125倍,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。 目前,全国仍有众多企业正在排队上马太阳能电池。据了解,这种“大跃进”式的光伏产业发展,让一些业界人士担忧“是否太过火了”,毕竟这是一个原料、市场“两头在外”的政策依赖性产业。 “目前光伏业主要竞争,在于硅原料的争夺上,而不是销售订单。”杨立友认为。 据魏光普介绍,硅片占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70%左右,而目前中国企业所需硅原料主要依赖进口。比如1兆瓦太阳能电池需要10吨硅原料,目前全国太阳能电池产能约为1200兆瓦,这需要12000吨硅材料,而国内年供应量仅为2000吨。 据介绍,在德、日、美等国政府推动下,太阳能电池用户需求量目前大大超过产能增长。权威机构报告统计,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率维持在每年30%左右,才能勉强满足目前终端用户的需求。 新材料在线首席分析师李国强认为,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,未来几年随着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,我国太阳能产业还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。 魏光普介绍,成本居高是太阳能电池在我国难以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,目前太阳能电池电价是火力电价的3-4倍。杨立友认为,尽管目前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居高,但考虑到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,其发展前景依然非常看好。 |
|
| |
|
【点击返回】【点击关闭】 |
|
|
|
|
|
|
|
|
|